4個睡前瑜伽動作 讓身心放鬆的自然療法
- FUSE Fitness
- Mar 14
- 3 min read

現代生活節奏急速,壓力無處不在,越來越多人面臨睡眠問題:入睡困難、淺眠、多夢或早醒等情況已成為家常便飯。長期的睡眠不足不僅影響日常生活,還可能對身體健康和心理狀態造成嚴重影響。面對這些挑戰,瑜伽作為一種結合身體運動、呼吸調節和心靈平靜的練習,成為提升睡眠質量的理想選擇。一項針對慢性失眠患者的研究指出,練習瑜伽 8 週後,入睡時間縮會短,夜間醒來的次數減少,總體睡眠質量明顯提高。
為什麼瑜伽能改善睡眠?

瑜伽是一種全人的健康練習,它通過身體的動作(體式),呼吸的調節(呼吸法),以及心靈的專注(冥想)來達到身心的平衡。以下是瑜伽對睡眠的幾大益處:
1. 減少壓力與焦慮
現代人經常因為工作、學業或生活壓力而感到焦慮,這是導致失眠的主要原因之一。有研究顯示,瑜伽練習能顯著降低焦慮和壓力水平,提升睡眠效率。瑜伽通過深呼吸和專注於當下,幫助降低壓力荷爾蒙(如皮質醇)的水平,從而讓身體進入一種放鬆狀態,有助於更快入睡和提升睡眠質量。
2. 放鬆身體肌肉
長時間的久坐或高強度的身體活動可能導致肌肉緊張,而這種緊繃感會影響入睡。瑜伽的伸展動作(如嬰兒式、前屈伸展等)能有效放鬆肌肉,釋放累積的疲勞,讓身體準備好進入休息狀態。
3. 平衡神經系統
瑜伽強調深而緩慢的腹式呼吸,這種呼吸方式能激活副交感神經系統(負責放鬆和修復功能),同時抑制交感神經系統(負責應激反應)。當神經系統平衡時,身體更容易進入深度睡眠。
4. 提升正念與專注力
瑜伽中的冥想和正念練習能幫助你擺脫白天的雜念與焦慮,將注意力集中在當下,減少對未來或過去的擔憂,從而減輕促使失眠的心理壓力因素。
適合睡前練習的瑜伽動作
以下是幾個簡單且高效的4個睡前瑜伽動作,特別適合睡前練習,有助於放鬆身心,改善睡眠質量。
嬰兒式(Child’s Pose)

作用:放鬆背部、肩膀和頸部。
步驟:
雙膝跪地,腳背貼地,臀部坐在腳跟上。
上身向前俯下,額頭輕輕觸地,雙手向前伸展。
保持 1-2 分鐘,深呼吸。
貓牛式(Cat-Cow Pose)

作用:放鬆脊椎。
步驟:
雙手雙膝撐地,呈四足跪姿。
吸氣時,背部微微下凹,臀部上翹,腹部自然下垂伸展(牛式)。
呼氣時,頭往下垂,下巴往內靠近胸部,背部脊椎一節一節向上拱起,尾骨向內捲。(貓式)。
重複 5-10 次,配合深呼吸。
雙膝抱胸式(Knee-to-Chest Pose)

作用:放鬆下背部,釋放壓力。
步驟:
平躺在地面上,雙膝彎曲,雙手抱住膝蓋。
呼氣時,輕輕將膝蓋拉向胸口,雙手環抱,保持 30 秒至 1 分鐘。
重複 5-10 次,配合深而緩慢的呼吸。
腿靠牆式(Legs-Up-The-Wall Pose)

作用:幫助血液循環,放鬆腿部和腰部。
步驟:
坐在靠牆處,將雙腿抬起,慢慢調節臀部與牆壁的距離,臀部靠近牆根。
雙手放在身體兩側或腹部,閉上眼睛。
保持 5-10 分鐘,專注呼吸。
將瑜伽融入日常生活 改善睡眠

固定練習時間:選擇每天睡前 20-30 分鐘練習瑜伽,讓身體逐漸適應並形成穩定的作息規律。
創造放鬆環境:在瑜伽練習時,關掉手機,點上香氛蠟燭或使用精油(如薰衣草),營造舒適的氛圍。
專注呼吸:在練習中,將注意力集中於深而緩慢的呼吸,幫助放鬆心情。
結合冥想:練習完瑜伽動作後,加入 5 分鐘的靜坐冥想,幫助過渡到入睡狀態。
避免劇烈運動:睡前避免高強度瑜伽或其他劇烈運動,選擇緩和的放鬆型瑜伽動作。
瑜伽是一種溫和且高效的自然療法,能幫助改善睡眠質量,讓你在壓力重重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寧靜。通過結合放鬆的瑜伽動作、深度的呼吸練習和正念冥想,你可以有效減少壓力和焦慮,讓身體和心靈為睡眠做好準備。如果你經常為睡眠問題苦惱,不妨從今天開始練習瑜伽,打造一個健康的夜間習慣。